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Linkedin | EN
教育

学当小厨师 做菜感恩双亲

想要感恩双亲,三岁至六岁的小朋友能耍什么法宝呢?2015年6月19日,新加坡慈济大爱幼教中心邀请了家长前来一同庆祝孝亲节。小朋友早在三周前准备,学习做意大利面、小点心、感恩卡,并练习手语歌曲等。看见孩子的成长,父母亲为此深受感动。


SG20150619 ED CZS 046
五岁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下厨煮意大利面,并在孝亲节当天和父母亲分享。(摄 / 蔡长盛)

“今天你们要当小厨师。小朋友知道为什么要戴口罩和头巾吗?”老师对五岁班的小朋友问道。

“因为讲话的时候,口水会掉进去!”“等下会‘哈啾’!”“头发才不会掉进去意大利面!”小朋友七嘴八舌地接腔。

为了让小朋友体验父母亲的辛劳,进而培养感恩心,新加坡慈济大爱幼教中心的老师特地设计了一系列的体验课程。2015年6月15日,老师让六岁班的学生把书包挂在胸腹,体会母亲怀孕的辛苦。隔天,五岁班则要试煮他们最爱吃的意大利面;试煮不是为了果腹,而是期待在三天后的孝亲节煮给父母吃。

烹饪不容易 需要用心和耐心

小朋友分成三组,一组洗菜,一组切菜,另一组和老师一起煮面和酱料。彩椒、番茄、胡萝卜和玉蜀黍,五颜六色的食材摆在眼前,全副武装的小朋友边洗菜边玩水,直呼:“好好玩!”

另一边厢,小朋友拿起塑料刀用力切,力度若拿捏不好,番茄压扁了,彩椒切不断。彩椒切开后,小朋友还需去籽,让伙伴多洗一次。

好动活泼的杨智善用削皮器把萝卜皮刨掉,稍有不慎还需重新来过。“颈项痛……”削皮不久,杨智善向老师“投诉”。老师胡沁柳趁机引导:””切一点点就痛了哦?妈妈每天都帮我们切菜煮菜哦!”志工在旁问杨智善回去是否要忙妈妈切菜,只见他一边点头一边继续削皮。

费了一番功夫,两组的小朋友终于把食材准备好了,一窝蜂地往电磁炉看,发现水才煮开不久,里头的意大利面还需过冷水呢!

“烹饪需要时间,是吧! ”老师张文慧请其他两组的小朋友坐在地上耐心等待,让第三组的伙伴有机会学习。

小朋友第一次试煮,老师胡沁柳称赞他们的表现很好;相较于一月刚入学时,胡沁柳看到了他们这一次的用心付出。为了准备这个体验课,老师们也做功课,希望可以多提醒小朋友,培养他们的卫生观念,同时也特地准备了较安全的塑料刀具。“若只是讲而已,小朋友很难想象,希望他们能够从中体会。”胡沁柳总结道。

幼教中心的另一头,三岁班的小朋友也同样戴起了头巾、口罩和围兜兜。“你可以多拿一些吗?来,压;来,搅拌。”老师在旁用心引导。小朋友认真地把玉米片放进碗内,然后用尽全力地挤蜜糖,再拿起汤匙不停搅拌。过了半个小时,一小杯、一小杯的蜜糖玉米片陈列在眼前,留到三天后的孝亲节。

时时道感恩 三岁儿影响父母

6月19日早上,廖哲贤的父母廖文达和欧丽真提早赴约。和许多家长一样,收到邀请卡后,他们特地请假,看看三岁的孩子能够耍些什么法寶。

“爸爸妈妈请用茶,感恩爸爸妈妈!”轮到廖哲贤时,他一脸淡定地捧着两杯茶,还向父母亲道感恩,丝毫没有怯场。父母双手合十感恩廖哲贤,他也同样合十回应。

胎里素的廖哲贤今年一月成为幼教中心的一员。母亲欧丽真表示,儿子经常和他们分享在学校所学,渐渐自己也学会了“时时道感恩”和“惜福不浪费”等习惯,甚至在百货公司,习惯如轨如仪的儿子也会“要求”父母放掌,列队付账;在食阁用餐前还要大唱“感恩歌”。

对于儿子的转变,父母感到十分欣慰。欧丽真笑说:“以前他只会说英文,现在中文进步很多。现在也比较独立,以前吃饭还要别人喂。除了惜福,现在他也懂得分享食物。只是有时他会回来投诉同学没有和他分享食物。”

为了要让廖哲贤能够在一间素食幼儿园上课,廖文达夫妇用心良苦。因为当时幼教中心名额已满,他们耐心等待了七个月。然而,这对重视品格教育的他们来说,这一切已值得了。

幸福小四口 甜蜜因缘在发酵

现场所有父母都被蒙着双眼,由三岁的孩子拿起蜜糖玉米片,一片片地喂食,享受着幸福的甜蜜滋味。詹淑云的母亲陈丽萍却故意含在嘴里不咬不吞,让女儿着急了。

“我是故意逗她的,因为平常我喂她,她却很喜欢含在口里,所以今天难得让她感受一下。”陈丽萍掩嘴大笑,却难掩幸福的泪光。

2012年小女儿出世前,陈丽萍在台湾旅行时突然病倒,住进花莲慈济医院,医院的氛围让她和丈夫留下深刻的印象。没有想到两年前,他们为大儿子詹丰齐寻找附近的幼稚园时,却看见了“慈济”两个熟悉的字。

“他们俩在这里可以学到中华文化,如敬茶。这里的老师也比较有热忱与耐性。”陈丽萍回想起儿子的经历。之前的老师因为缺乏耐心,詹丰齐时常挨骂以致半夜发噩梦;转校后,他比较关心周遭的事物了。詹丰齐前阵子和父母分享了尼泊尔地震和东运会的讯息。儿子遗传了爸爸詹哲权的兴趣,两父子如今时常讨论时事新闻。

家里和学校 成了快乐小天地

“欢迎光临,感恩!”下午两点,父母鱼贯地列队进入幼教中心大门,四位五岁班的值日生负责招呼家长,并递上鞋袋,让家长把鞋子放入。

幼教中心的小客厅已经摆满了小白凳,屏幕上播放着小朋友前几天体验课程的画面,预告着好戏正在后头。音乐响起,小朋友进场呈现了“快乐小天地”和“心中的声音”。小朋友自信满满,因为这些歌曲都是他们选择的,而且还练习了三周。这时,父母顿时拿起手机,成了“粉丝”,不断拍摄孩子的表演。

奉茶时刻,每位小朋友都有练习好的台词:“爸爸妈妈,感谢您养育我长大。”待父母亲喝完茶后,小朋友又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感恩卡,里面有一张全家福。“爸爸妈妈,这是我亲手做的。”接着小朋友就会解释卡中所画的图,解释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。

“很惊讶,在这里你们教了他很多,比如说切菜,折衣服,还有洗碗杯。这些家务我们在家没有让他学做的,非常感激。”黄暐捷的妈妈林碧莲说。看见儿子的成长,妈妈决定让他开始做家务。林碧莲表示,自从上了幼教中心,看见父母扫地,儿子会主动帮忙。“以前没有的,都是女佣在做。”

五岁小霸王 成了爱心小哥哥

“妈妈我爱你,谢谢你让我来这间学校读书。”依偎着父母亲,一同品尝自己所做的意大利面的同时,陈综琦对父母说道。

“以前他在家是个小霸王,现在从他的行为举止,看到他对我们的尊重,有纪律,会更加有爱心。”父亲陈奕华说出自己的观察。“我觉得在慈济的教育制度下,小孩子学到最多的是人文教育……很感恩他从小能接触怎么待人,怎样对待生活的环境,或者是这个地球,我觉得这个是让我们很感动的。”

看见陈综琦第一次跪下来奉茶,母亲石艾璇非常感动地说:“孝顺很重要……我们都来自很传统的华人家庭,所以我觉得这个很重要。”石艾璇举例,陈综琦对妹妹、对家人比较有礼貌了,对花花草草、狗狗猫猫,也加以爱护。“他会开始收拾玩具和书,然后我会吩咐他整理自己的床。”石艾璇如今已请女佣少帮忙儿子了。“我们觉得重视学业的幼儿园哪里都有,但是价值观很重要。”

俗语说:三岁定终生,幼儿时期更是培养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关键阶段。小朋友透过体验感受父母亲的辛劳,更以行动感恩父母亲。这天的孝亲节,个个家长和孩子都挂着幸福、美满的脸。

SG20150616 ED CZS 043
戴上头巾、口罩和围兜兜,小朋友愉快地学习如何洗菜和切菜。(摄 / 蔡长盛)

SG20150616 ED CZS 047
“颈项痛……”削萝卜皮不久,杨智善向胡沁柳老师“投诉”,老师在旁趁机引导他反思母亲平日为家人烹煮餐食的辛劳。(摄 / 蔡长盛)

SG20150616 ED CZS 050
老师张文慧陪伴小朋友煮熟意大利面和酱料,过程中尽量让他们亲手尝试。(摄 / 蔡长盛)

SG20150616 ED CZS 062
六岁班的詹丰齐学习用毛笔写“感恩”,希望在三天后送给父母。(摄 / 蔡长盛)

SG20150616 ED CZS 031
三岁的廖哲贤(左)和同学在老师刘莲秋的指导下,学习制作一杯杯的蜜糖玉米片。 (摄 / 蔡长盛)

SG20150619 EDA WJH 018
“爸爸妈妈请用茶,感恩爸爸妈妈!”轮到廖哲贤时,他一脸淡定地捧着两杯茶,还向父母亲道感恩,丝毫没有怯场。父母双手合十感恩廖哲贤,他也同样合十回应。(摄 / 吴佳翰)

SG20150619 EDA WJH 031
现场所有父母都被蒙着双眼,由三岁的孩子拿起蜜糖玉米片,一片片地喂食,享受着幸福的甜蜜滋味。詹淑云的母亲陈丽萍却故意含在嘴里不咬不吞,让女儿着急了。(摄 / 吴佳翰)

SG20150619 EDA WSZ 099
19日早上六岁班的孝亲节,詹丰齐、父亲詹哲权和母亲陈丽萍一起体验亲子游戏””爱的地盘”,一家人同心协力不超出小小纸片的范围。(摄 / 王素真)

SG20150619 EDA WSZ 164
音乐响起,小朋友进场呈现了“快乐小天地”和“心中的声音”。这时,父母拿起手机,成了忠实的“粉丝”,不断拍摄孩子的表演。(摄 / 王素真)

SG20150619 ED CZS 031黄暐捷向父母奉茶,表达谢意。母亲林碧莲眼见儿子日渐乖巧,还学会很多生活技能,想要开始让他在家承担一些家务事。(摄 / 蔡长盛)

SG20150619 ED CZS 052
“妈妈我爱你,谢谢你让我来这间学校读书。”陈综琦边说边和父母亲分享自己制作的意大利面和感恩卡。(摄 / 蔡长盛)


延伸阅读